对实验室新手来说,紫外分光计操作看似复杂,实则像用咖啡机——掌握流程和细节就能不出错。日常操作核心可总结为“开机预热→调零校准→样品测量→关机整理"四步,每一步都有需要留意的常见场景。
开机预热是第一步,就像冬天开车要热车。接通电源后,需打开仪器和电脑软件,让光源和检测器稳定30-60分钟。很多新手急于求成提前操作,会导致测量数据波动。曾有同学刚开机就测样品,同一溶液两次测量吸光度差了0.05,重新预热后数据才恢复稳定。
调零校准是关键环节,目的是消除溶剂干扰。先将装有空白溶剂(如测水溶液就用纯水)的比色皿放入样品池,点击“调零"按钮,让仪器记录“无样品时的光强度"。这里要注意比色皿的使用规范:拿取时只能捏磨砂面,避免指纹污染透光面;装入溶液后要擦净外壁水珠,否则会导致光散射,使吸光度偏高。
样品测量时要遵循“先稀后浓"原则。如果连续测量不同浓度的样品,先测低浓度再测高浓度,能减少样品残留带来的误差。比如测系列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时,若先测浓溶液再测稀溶液,比色皿壁残留的高浓度样品会让稀溶液测量值偏大。测量时还要确保比色皿放置方向一致,有箭头标记的一面要对准光路。
关机整理环节容易被忽视。测量结束后,要立即取出比色皿,用纯水冲洗干净并倒扣晾干,避免溶液残留腐蚀材质。同时要关闭软件和仪器电源,盖好防尘罩。特别注意,若测量了强腐蚀性样品(如酸、碱溶液),必须及时清洗样品池,防止仪器内部部件被腐蚀。